沪港共探RDA创新发展路径,中国数据资产管理50+论坛香港研讨会举办
4月7日,在2025香港Web3嘉年华举办之际,中国数据资产管理50+论坛在香港举办闭门研讨会,来自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技企业等领域专家以“从RWA到RDA:真实数据的价值与技术实施路径”为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共探数据资产价值化新赛道,推动产业融合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出席并致辞,中国数据资产管理50+论坛秘书长郭晓川主持会议。
近年来,全球RWA规模增长迅速,据波士顿预测,2030年RWA总规模将增至6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RWA资产类型不断拓宽,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持续探索相关创新应用,中国香港也明确支持另类资产通证化发展。数据资产作为底层资产生成RWA业务新范式RDA(Real Data Assets),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RDA可以促进数据要素市场与资本要素市场联动发展,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此次研讨会围绕RWA业务中的数据价值、RWA与香港稳定币技术创新应用、RWA商业模式实践展开多层次研讨。
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数据资产管理中心主任刘小钰表示,RDA是RWA的灵魂,通过强调底层资产真实性将真数据变为金资产,将为进一步构建数实融合、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赛道和方向,推动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入价值释放的新阶段。睿合基金合伙人叶开介绍了香港合规RWA概念,以及围绕RWA构建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市场的设想。他认为RWA将重塑数据资产管理模式,RWA同样适用于结构化的思路进行资金配置,并建议上海应利用自贸区优势发展离岸金融,对接香港、新加坡和全球资本市场。欧科云链研究院负责人Lola Wang分享了链上数据在RWA生态中的创新应用,分析了链上数据标准化、产品化和金融化发展趋势,并认为链上数据不仅能为RWA发展提供可信保障,自身也有潜力成为全新的RDA底层资产,同时也表示RDA是实现RWA的前提,是现阶段中国比较具备操作性的全新模式。滴灌通集团合伙人李炜结合澳交所的真实资产实践,提出RBF与RWA互通的创新模式,并基于这一理念分享滴灌通在RWA的相关思考与前沿探索。华夏基金(香港)数字资产管理主管朱皓康认为以现实世界资产(RWA)、稳定币、加密资产现货ETF等资产规模增长将是Web3.0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在交流讨论环节,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认为RWA属于一类“新资产”,目前至少可以从Web3、RWA和RDA三个视角进行观察探索。他认为RWA的真实价值具备物理属性、金融属性和权益属性,需分类设计价值实现问题,基于中国国情,他呼吁RWA应回归到物理属性层面,境内RWA先上链并探索第一步在境内合规的数据交易所实现融资功能。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宋敏对RDA概念的提出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RDA是RWA的核心关键部分,把RDA专门提出来具备较强的实践价值,其核心关系应是Data对Real Assets的可靠的价值提升,并建议境内的相关RDA做法可以在香港实践。京东币链科技CEO Teddy Liu则从稳定币的角度思考与RWA的关系,如何通过合规稳定币支付并链接合规RWA资产。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认为,美国基于传统金融资产的RWA将有助于巩固美元地位,中国应走出差异化优势的新路径,可以基于RWA新资产发展新金融,并重点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比如在绿色低碳、数据要素等领域。港科大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唐博分享了生成式AI领域的RWA商业实践。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商Wish W.博士则希望围绕RWA提供技术服务,并围绕新资产提供交易机会。上海交易集团副董事长潘卫东在作总结发言时表示,RWA为解决货币信用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提出应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和视角发展RWA,中国应从特色场景入手发挥RWA的作用。
中国数据资产管理50+论坛(SCDA 50+)由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和上海数据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联合发起,由高校、企业、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和知名智库共同参与,聚焦“中国新资产,全球新价值”,以资产管理视角提出数据资产管理新理论,发展数据资产管理新体系,构建数据资产管理新范式,促进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全球资源配置新格局,释放数据资产新价值。此次研讨会由中国数据资产管理 50+论坛组委会、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数据交易所承办,中国数据资产管理 50+论坛组委会落地执行。